點點軌跡

alt text

回家整理去 Brighton 的照片時,發現這張我原本只是想拍海灘,卻意外有海鷗飛進圖中的照片,當下感到無比驚喜。

驚喜之餘,不知為何有點感嘆:從現在回首過去,讓人驚訝於有多少時刻,人生畫布上會天外飛來當下不知所以然,但在數年之後卻能清楚看出軌跡的一筆,就如同這隻意外入鏡卻成就一張驚喜的海鷗。

這大概是因為前陣子看到 PTT 淘汰 telnet 時回去看了一下,正好看到大學時期與留德板友的書信往來,詢問到德國唸書的細節。

當時的我,剛要從中正資工畢業,碩士班只有申請上中正資工所,還是備取 62 名,於是開始思考是不是該認真考慮先去當兵,再來準備申請國外的學校,但是看了看美國各名校的申請門檻以及碩班的學費,以家裡經濟和自身能力考量,實在覺得自己無法勝任,剛好看到 PTT 留學板上有留德板友分享,才意識到歐洲也是個可能性。

快轉到兩年後,拿到中正資工碩班畢業證書後,沒有抽到替代役的我決定選擇服三年的研發替代役,途中又經過一番波折,最後到了 Z 社。在 Z 社短暫的時光,經歷了新創的起起伏伏,並讓我看到了如此不同的人聚在一起所能迸發的能量有多驚人外,又是如何塑造出讓每一個人都能保有自我的文化。

三年過去,我在從鹿特丹往阿姆斯特丹的火車上,思考著隔日的面試,不禁慶幸著過去一年在工作上講英文的經驗讓我在過去幾日的荷蘭行中還算是過得順利,但也同時在思考,我是真的想在國外生活嗎?我是真的對旅遊有所興趣嗎?在此同時,窗外的平原開始出現一支支的風力發電機組飛梭而過,提醒了我科技對人類生活所能有的正面影響,一切便慢慢地明朗了起來:我的確不是熱愛旅遊的人,但每次旅行看到的不一樣的光景總是能開拓我的視野,如果我能夠讓更多人更容易地有這樣的體驗,那多少也能夠讓他們的人生多一點不一樣的色彩吧?

昨晚,我和前公司的朋友們照例來到了 Discord 上,開始了從疫情爆發之初,我們就固定會在禮拜五晚上舉行的線上聚會,雖然因為近來天氣不錯加上解封,原本至少十人的聚會,昨晚只有屈指可數的四個人參與,但我們還是邊玩著遊戲,邊說著一些不著邊際的幹話。講著講著,我們便開始分享起工作上的一些挫折與不滿,再聊到自己喜歡的公司文化,此時在 IKEA 工作的 EM 朋友提起他前陣子訓練課程中提到的四大公司風格分類,並問我對 M 社的描述是否準確。思考了數秒後我給出了我的答案,但也回到公司文化的話題,認為公司的商業上的經營策略與公司文化其實仍有些許的不同,同時我們會討論起喜歡怎樣的文化時,蠻常就是不滿現有公司環境/文化才會開始思考起這種問題,所以這時的答案通常是現有公司的對立面,而不是真的個人的喜好。語畢,大家都若有所思地點頭稱是。

國三要考學測的前夕,我晚上讀完書之後,總是會拿起 iPod mini,插上耳機,聽起 Steve Jobs 當初在史丹佛畢業典禮上所給的演說:你永遠不知道現在發生的點點滴滴會對你往後的人生掀起怎樣的漣漪,只有當你回首過去時才能看出這一路以來的軌跡,在此之前你只能全然地信任。

當時的我聽得懵懵懂懂,就如同拍下照片時沒注意到海鷗飛過的我一般。